您当前的位置 : 法治鹰潭网 >> 县区动态 >> 余江县

创新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化

余江区平定乡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2019年09月20日 09:06    编辑:熊真    新闻热线:0701-6690511

  近年来,鹰潭市余江区平定乡社会治理工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要求,健全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摸索出了一条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培训会现场

  发挥新时代乡贤带头作用

  每天晚饭后,洪万村洪家组的妇女们不再像从前一样坐在麻将桌前,而是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在文化广场跳起广场舞,老人们使用广场上的健身器材,压腿扭腰、家长里短、互相问候,自得其乐。可谁又知道,这个备受洪家村民喜爱的文化广场却差点被“流产”。

  2016年,洪万村洪家组被列为余江区第三批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村。村里规划兴建文化广场,村民洪金华的废弃老屋就在广场选址位置正中,但房屋主人坚决不同意拆除这栋老屋。

  洪春辉是洪万村洪家组青农基金会会长。他告诉记者,不愿拆掉老屋的村民洪金华就是他的叔叔。青农基金会是洪家组宅改时由洪春辉带头发起成立的,成员都是洪家组心系家乡的在外乡贤。洪春辉说,为了劝叔叔拆房,他多次登门遭叔叔的臭骂,叔叔甚至还放出狠话:“你要是真敢拆,以后就不要踏进我家的门槛!”

  面对叔叔激烈的抵触情绪,洪春辉没有放弃。他反复登门,向叔叔讲道理、讲政策,极力争取叔叔思想的转变,但叔叔就是不同意拆除老屋。眼看工期将近,洪春辉坚定地对村干部说:“拆!我叔叔要找人算账让他来找我!”洪春辉这句话,让叔叔和他好几年成了陌路人,直到亲眼看到洪家组的巨大变化,洪金华才终于理解了侄子当初的执着,两人也重归于好。 像洪春辉这样积极配合村两委的工作,做好凝聚民心和睦邻里的黏合剂,发挥榜样带头作用的新时代乡贤,平定乡处处皆有。

  定期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

  平定乡通过“三治”结合,重新定位政府的工作职能,理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位置,转变社会治理观念,完善健全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依靠自治“内消矛盾”,强化法治“定分止争”,弘扬德治“春风化雨”。各村出台村规民约,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村民事务理事会进一步明确了12项权力和15项职责,规范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民生议题通过理事会协商解决,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得到有效落实。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8年、2019年平定乡分别评选出194名和1047名骨干及普通法律明白人,15名骨干及1676名普通法律明白人。通过绘制法治宣传画,定期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采取以案释法等形式上户普法等方式,提升村民法律素养,引导党员旗帜鲜明地与涉黑涉恶、“黄赌毒”等不法行为作坚决斗争。 如今,各村(居)委会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强化道德教化。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理事会、党员干部为班底组建了乡村振兴讲习团,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扫黑除恶、乡风文明、血防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讲习活动,倡导感党恩跟党走。通过开展“清洁家庭”创建、“好媳妇”评选、文化送戏下乡、巾帼志愿服务、党员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村庄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近年来,平定乡紧紧围绕“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一枫桥经验的核心内容,结合当地实际,以自然村为单位创造性地建立了综治“银行”模式,通过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手段,推动民事民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约”出农村新风气,“育”出农村新面貌。洪家村村民的幸福生活,是平定乡综治银行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见成效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洪家村综治银行以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和乡村综合治理等工作为重点,引导村民厚植淳朴民风、建设幸福家园,让农民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全村亲似“一家人”,这与洪家村综治银行“民事民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乡村治理模式分不开。洪家组综治银行理事会牵头建立了村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村民调解会等村民自治机构。综治银行理事会将村庄管理得井井有条,其中的诀窍便是制定了村规民约。洪家村成立综治银行以来,建起了幸福楼、崇文图书馆、留守儿童快乐之家、农耕广场、文化广场。在崇文图书馆,村民们闲暇时可来此看书放松,学习文化知识;在留守儿童快乐之家,留守儿童在爱心老师的带领下读诗、练字、下棋、跳舞,还可以通过视频连线在外务工的家长们进行亲情对话;在文化广场,妇女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 如今的洪家村,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远近闻名的上访村,转变成了文明村、综治先进示范村。

  紧扣七字诀做好大文章

  近年来,平定乡的社会治理工作紧扣“变、建、治、管、沉、和、学”七字诀做文章。该乡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蓝田村宋家摸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变”。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自治有机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全社会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观念的根本转变。重新定位政府的工作职能,理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位置,加强各利益群体的共治互动,村组内部事务采取村民自治,涉及村组外部的事务实行民主协商,变“要我动”为“我要动”,由政府的“单边行动”为“多边互动”,由“政府独唱”为“群众合唱”,改变了过去政府干、群众看,政府投资出力、群众不认同的现象。

  “建”。宅改后,蓝田村被纳入余江区第一批“一改促六化”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投资1800余万元,建成感恩广场、丰碑广场、银锄广场、村史馆等,并结合毛泽东主席《送瘟神二首》中“红雨随心翻作浪”这句诗,在村边种植桃花树、红枫、樱花树等,打造出一幅“红雨蓝田”的美丽画卷。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群众幸福感的提升,为社会治理赢得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治”。完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村民事务理事会进一步明确了12项权力和15项职责,规范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几年来,村民提出的民生议题30余项均通过理事会协商解决,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得到有效落实。此外,还通过开展“清洁家庭”创建、“好媳妇”评选、文化送戏下乡、巾帼志愿服务、党员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村庄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管”。2018年6月成立了蓝田宋家党支部,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党支部加大了对党员的培训和管理,着力宣传党的主张、领导基层治理,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力,为农村未来的发展储备中坚力量,通过有计划的培养和引导,让更多有志青年加入了党组织。

  “沉”。蓝田村宋家组率先在全乡建成村小组综治中心,综治中心占地80平米,设立视频监控室,太阳能路灯22盏,安装摄像头15个,基本实现了村内主要道路亮化无死角,监控无盲区,将综合治理、政务服务、城乡管理、便民服务等服务管理事项下沉,数据下沉,将服务管理力量整合到网格中去,实现了“所有事项进网,所有人员入格”,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便捷服务。

  “和”。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宗旨,结合“乡、村、组、调解员”四级调解网络体系,做到有组织机构、有调解人员、有调解场所、有调解制度、有调解台帐,发动综治网格员、平安志愿者作用,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学”。传承血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余江区委决定在蓝田宋家村建造血防红旗干部学院,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视听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斗争精神教育培训。目前,鹰潭红旗干部学院教学楼、综合楼主体建筑已投入使用。从2018年9月试训至今,已开展了数十期试训班,培训人员2000多人。村内建了血防文化墙,村史馆存放了血吸虫标本、消灭血吸虫的器具、血防歌谣手册,再现了一批历史场景,挖掘了大量的村庄历史和血防人物,使蓝田宋家更具历史厚重感和文化生命力。 近年来,平定乡蓝田宋家村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实现了零发案、零犯罪、零事故、零邪教、零上访、零矛盾上交的“六零村”目标,并先后被评为余江县“平安建设”示范村、鹰潭市“无邪教创建”示范村和江西省“文明村镇”。文/图 祝珉敏 倪爱斌 记者刘勇


  来源:法治鹰潭网
相关新闻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上投稿 | 隐私声明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179、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 技术支持:新法治报社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

网信办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