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法治鹰潭网 >> 以案说法

贵溪市文坊镇法律明白人做足准备 顺利调解彩礼纠纷

2025年08月27日 01:49    编辑:熊真    新闻热线:0701-6690511

  一、案情介绍

  2021年8月初,贵溪市文坊镇村民刘某与黄某通过工作互相认识,并确立恋爱关系,在2022年年初,两家举行了订婚仪式。按照当地习俗,刘某订婚当天给黄某彩礼24.8万元及三金(折合人民币3万元),黄某当场回礼1.8万元。后两人开始共同生活,生活期间黄某开始责怪刘某不复之前体贴,遂两人经常发生争吵。经过深思熟虑,因双方性格差异较大,刘某向黄某提出解除婚约,并主张要求返还80%彩礼(即人民币 20.8万元)。黄某认为并非自己主动要求解除婚约,不同意返还彩礼,两家为此多次发生争吵,男方多次扬言要去女方家中闹事,村委会屡次协商未果。

  二、主要做法

  对案情摸排后,“法律明白人”周振冶联系上了双方当事人,双方均表示愿意接受调解。周振冶利用地缘优势,展开了调解前的准备工作,分别找到了刘某和黄某,详细询问纠纷事实。经询问得知,除去彩礼及三金,刘某为了这门婚事,还多次支付其他礼物、礼金,费用不下10万余元,除去两人外出游玩和过节互送礼物的费用,刘某共计花费36万元。

  对案情进行了解后,周振冶张罗着组织双方及家人进行“面对面”调解。调解现场,他清晰地向双方当事人介绍了人民调解原则、调解纪律及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现场再次详细询问并记录了纠纷产生经过以及双方的诉求,并就相关事项一一向双方核实。黄某对刘某给予其彩礼和礼品等事实不予否认,但黄某父母始终认为,按照农村习俗,由于订婚后是男方先提出取消婚约意向,故男方无权要求女方返还彩礼,因此坚持不予退还。一时间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调解气氛越发紧张。见此情景,周振冶果断将双方分开安排到不同的房间,准备进行“背靠背”调解。

  了解到黄某及其家人的真实想法后,周振冶认为,黄某某一家人对彩礼返还问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于是,他向黄某及其家人耐心讲解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他向黄家人说明本案符合规定的情形,刘某提出返还彩礼的要求符合法律规定。同时,从情理上劝说黄某的父母,如果因为退还彩礼的事影响了家庭声誉,耽误了女儿青春,反而得不偿失。最终,在他耐心劝说下,黄某及家人认识到了拒绝退还彩礼钱的错误行为,但在退还比例上有不同的意见。黄家人认为在农村地区,退婚会对女方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刘某理应给付一定的经济补偿。

  随后,周振冶单独向刘某转达了黄某的态度,并劝导刘某,二人虽然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毕竟相处了一些时间,在此期间男方买礼物和定亲时所花的费用全部讨要,不妥当,在法律层面也缺少支撑,并解释了《民法典》中关于财物赠予的相关规定,因此希望双方都能够各退一步,争取尽早解决问题。接着他从情理上劝导刘某,黄某家情况特殊,其母亲身患重病,住院治疗花费巨大,家庭生活困难,希望刘某能够理解黄某的不易,建议刘某也能做出让步。在他的劝说下,刘某同意做出让步,表示黄某家只需要返还16万元即可。随后他向黄某及家人讲明了刘某的要求及态度,黄某及家人表示同意刘某意见。最终,在他主持下,双方就纠纷达成一致的调解意见。后经回访,双方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并多次向周振冶表示了感谢。

  三、体会启示

  彩礼纠纷在农村时有发生,在处理中,往往因为双方对法律规定不了解而难以调解。本案是一起较为典型的因彩礼返还引发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难点在于,双方当事人就彩礼返还问题上存在认识误区。“法律明白人”准确找到纠纷的焦点,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向当事人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化解纠纷。这些说明,在基层工作中,积极发挥“法律明白人”的熟人熟事的作用和优势,不光能够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还能够积极参与法治实践,为维护基层稳定做出贡献。


  来源:鹰潭市司法局
相关新闻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上投稿 | 隐私声明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179、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 技术支持:新法治报社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

网信办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