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法治鹰潭网 >> 以案说法

精准化解涉企纠纷 为营商环境撑起“盾牌”

2025年08月20日 01:33    编辑:熊真    新闻热线:0701-6690511

  一、情况介绍

  2023年2月,张某在鹰潭高新区某企业车间作业时受伤,住院期间,该企业正与当地另一家企业进行兼并和股权转让,企业负责人忙于清产核资、洽谈兼并等事项,疏忽了职工张某受伤赔偿一事。张某出院后,跑到当地劳动部门,想要申请工伤认定,但张某与该企业并未签订劳动合同,企业也未给张某购买社会保险,因此想要认定工伤还需确认劳动关系,双方就劳动关系及赔偿金额难以协商,引发纠纷。

  二、主要做法 

  主动靠前介入。得知此事后,企业法律明白人将工伤损害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的两套方案供张某选择。经过企业法律明白人对两套方案的细致讲解和分析,张某自愿选择后者去调解。随后,企业法律明白人通过张某提供的考勤记录、住院治疗的相关手续及走访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纠纷展开调解。

  明确争议焦点。法律明白人在走访了解到该纠纷的实际情况后,告知双方当事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和需要承担的义务。本纠纷系因工伤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张某认为自己在企业车间工作,导致右手中指骨折断裂,企业理应承担工伤费。企业负责人认为张某存在施工操作不当且为公司临聘人员,并未签订劳动合同,无法按照企业正式职工的标准给予赔偿,赔偿金额有待进一步协商。

  积极开展调解。根据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与双方多次沟通,企业法律明白人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张某在企业夜班值守期间受伤是事实,且张某的伤情对以后生活也确实带来不便,提出赔偿要求是合理合情的,企业对张某造成的损失应该负责;同时向企业负责人讲述此时正值企业与另一家公司优化资源,合并重组的关键期,不能因小失大,当前应该拿出解决方案,将工作重心用在清产核资、盘活存量资产,搞好合并后的产权界定。最终在法律明白人一番法理情的劝说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三、体会启示

  一是强化法治理念。要着力寻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努力转变思想,多措并举开展涉企案件源头化解、精准化解,不仅化解矛盾纠纷,更要传达“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的法治理念。 

  二是强化调解能力。在调解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棘手难题,纠结在法理、情理和民俗之间,所以沟通技巧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事人能否愿意接受是关键。要仔细地调查、走访,准确地找出利益冲突点,在稳住当事人情绪、避免事态升级的前提下,倾听诉说,重视意见,合理合法的予以支持,不合理不合法的于法于理予以分析解答,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案方法,晓之以理法,动之以真情,缩小各方诉求差距,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是强化法治宣传。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发挥“法律明白人”调解、普法、法律服务的工作职能,扩大法律知识宣传覆盖面,深入了解企业内部的社情民意,准确掌握、反映企业法律需求,引导教育职工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来源:鹰潭市司法局
相关新闻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上投稿 | 隐私声明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179、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 技术支持:新法治报社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

网信办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