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法治鹰潭网 >> 省内要闻

收束风险 安澜社会——江西省戒毒管理局探索所医合作模式,创新“三四三”病残吸毒人员收治工作品牌,构建清朗赣鄱

2025年06月20日 07:14    编辑:熊真    新闻热线:0701-6690511

  有太阳的地方没有阴影,可总有光照不到的角落。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而总有生命在黑暗中。

  平凡而非凡的戒毒人民警察,如穿透黑暗的微光,为群众筑起禁毒屏障。他们默默守护着清朗赣鄱,温暖又有力量。

  江西省戒毒管理局站在打赢禁毒人民战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积极应对毒情形势复杂深刻变化,在省禁毒委有力统筹协调下,聚焦病残吸毒人员“收不进”老大难问题,围绕机制保障、收治能力建设、场所管理模式,探索所医合作模式,创新“三四三”江西病残吸毒人员工作品牌,实现全省病残吸毒人员“应收尽收、应戒必戒”,以“送得进、收得下、管得好”的实际行动,践行司法行政戒毒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郑重承诺。

  联动攻坚 畅通工作机制

  五月,南昌气温骤升。

  “我受毒品侵害,家里钱吸光了。以贩养吸,也害了不少人。”萍乡籍戒毒人员曾某卷起裤腿,长期吸毒导致的血脉不畅,令其下肢都成了黑色。想起以前仗着有传染病抵制强戒有些后悔,“来到省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中心后,身体明显好转,老公孩子都在等我回家。”

  病残吸毒人员倚病拒戒、流散社会,曾是社会治理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对曾某的成功收治,令其所在社区百姓拍手叫好,更给当地“吸毒圈”带来巨大震慑。

  “这些人仗着患有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病,以往抓了也只能变更强制措施放出去。”萍乡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张所长表示,这种情况很容易产生“破窗效应”,导致整体治安环境的恶化。为推动病残收治“一盘棋”,江西拧紧了部门联动“一股绳”,以三项机制聚力破题,着力解决机制不畅、责任不清、保障不足。

  形成联席会议机制促合力。在省禁毒委的领导下,积极协调建立由省戒毒管理局、省公安厅监管总队、省病残戒毒人员收治所、公安强戒所共同参与的病残吸毒人员收治工作联络与定期调度机制,协调解决收治工作衔接中的问题与困难;制定收戒收治机制流程。出台《江西省强制隔离戒毒及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工作机制》,明确公安、司法部门责任,增强部门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的工作合力;明确经费统筹机制强保障。省财政厅建立专项经费统筹保障机制,对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予以保障。

  “把风险收进所内,将稳定留给社会。”省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贺秀涛表示,“依法收治病残吸毒人员,不仅是毒品问题治理的要求,更是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需要。”

  截至目前,全省共收治病残戒毒人员82人,收治和出所10分钟内即可办理完相关手续。

  所医合作 打通收治堵点

  “以前抓了就放,这次真被强戒了,真没想到!”身患肝硬化、肝癌等多重疾病的戒毒人员邬某感慨地说。

  “我10多年前就有结核、梅毒、丙肝、肾萎缩等疾病,以前每次都是抓了就放,这次不仅被强戒还在这里治疗,确实没想到!”戒毒人员曾某表示。

  一声声“没想到”背后,是江西省戒毒局面对病残吸毒人员病情复杂多变、拒戒手段层出不穷,探索出“所+医”模式打通收治堵点带来的变化;是该局统筹推动常规收治所病残专区、场所与社会医院紧密型医联体、省病残收治中心自身收治能力、病残吸毒人员补充收治点等四大建设的成效。

  四大建设,织密了江西病残收治的“一张网”。

  全省6个常规收治所全部建成病残戒毒人员专区,相关医疗机构资质均达到社会一级医院标准。其中省强制隔离戒毒所、省女子戒毒所增设艾滋病戒毒人员专区;已与21家属地社会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设立了医联体合作医院专门监管病房。其中协调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畅通了对急危重症戒毒人员的紧急救治机制,对于病情更为复杂的直接手术诊治,待病情稳定后继续回所戒治;主动将省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中心作为公安机关病残吸毒人员离所就医收治点,协调合作医院省胸科医院,配足医护人员、保障床位使用,协调省医保局,依法保障相关政策到位。

  协调省监狱局,支持新增长征医院为全省病残吸毒人员补充收治点,收治超出省胸科医院执业范围的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精神病、吞食异物、自伤自残等病患戒毒人员,形成省胸科医院、长征医院“专科+综合”互补治疗格局。

  “没想到这次自残的鲁莽行为没起到作用,还是被强戒了!”抚州籍戒毒人员吴某某,在长征医院手术后,对自己吞食异物逃避处罚的行为表示后悔。

  随着“所+医”模式的深化,全省“倚病拒戒”的情况大为好转,有力地支持了平安江西和法治江西建设。

  创新方式 依法规范收戒

  “有没有不舒服?”省病残戒毒人员收治所,省胸科医院的医疗团队正进行每日巡诊。

  “还好还好!”戒毒人员沈某某对此十分感动:“吸毒10多年一身病,主动脉溃疡要不是抢救及时,命都没了。”

  当日,跟班查房的民警陈茂华,在随后举行的警医联席会上,仔细听着巡诊医生说着沈某某的病情。

  据了解,该所与省胸科医院深度合作,采取戒毒场所监管+专科医院诊治的方式,探索创新“医疗嵌入监管”模式,医院派驻医护人员实行24小时驻所巡诊,对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患者实行“诊疗、服务、监测”闭环管理,并重点关注传染性疾病、吞食异物等人员。配套的“警医联席会”“跟班查房”等机制,确保出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早治疗”。

  同步创建的“代为临时照管”模式和“整体统筹流转”模式,推进了全省病残吸毒人员的一体化管理。

  “代为临时照管”模式充分发挥了“所+医”优势,对公安执行阶段不具备收治条件的病残吸毒人员,以离所就医方式移送省病残收治所及长征医院补充收治点,进行一定时间的临时代为照管,有效解决了公安强戒所收治能力不足、专业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

  根据相关规定推出的“整体统筹流转”模式,畅通、规范了病残吸毒人员从公安段到司法段、从病残收治所到常规收治所病残专区、从常规收治所病残专区到常规戒毒大队的全链条流转机制,探索“戒治-医疗-康复-回归”全流程管理体系,确保病残吸毒人员“应收尽收、应戒必戒”。

  禁毒,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

  戒毒,是一个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

  省戒毒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应收尽收”的担当、“部门同频”的合力,“所医联动”的智慧,破解了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是江西在戒毒综合治理深水区蹚出的新路。


  来源:江西日报
相关新闻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上投稿 | 隐私声明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179、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 技术支持:新法治报社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

网信办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