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法治鹰潭网 >> 县区动态 >> 贵溪市

杨赛琴:三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丈夫,孝老爱亲模范人物

2024年03月20日 08:56    编辑:熊真    新闻热线:0701-6690511

  杨赛琴,女,1967年生,贵溪市彭湾乡白庙村孔家组人。2017年,被评为“感动鹰潭人物”。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33年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凭借一腔爱心和毅力独自撑起整个家,用一份朴素的坚韧和守候,演绎出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1991年,丈夫因伤致残,当时才24岁的杨赛琴坚定的选择了陪伴在家人身旁。靠着自己外出打工的微薄收入,独自照顾瘫痪的丈夫和和日渐年迈的公公婆婆,养大3个孩子,还把侄女抚养到17岁。然而生活却没有温柔的善待杨赛琴,她接连遭遇了公公不幸去世、二女儿因直肠癌离她而去、婆婆患上老年痴呆的总总困境,杨赛琴始终咬牙坚持,自强不息,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了一个家庭的重担,用平凡的点滴生活演绎了人间真情。

  1985年,18岁的杨赛琴嫁给了大她3岁的丈夫,并先后生下两个女儿。彼时家庭虽然不富裕,不过一家人其乐融融,这让杨赛琴对生活满怀希望。

  但平淡幸福的生活没有延续太久,一场变故让所有的希望化为泡影。1991年,杨赛琴老公易木生上山打猎时,被别人用鸟铳打伤,左腿失去知觉。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那一年,两个女儿尚幼,儿子还在腹中。杨赛琴把家里的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寻亲戚朋友四处借钱,带着丈夫在医院治疗了几个月,花光了所有的钱,可惜结果不尽如人意。

  看着躺在床上的丈夫,想着年幼的两个女儿还有肚子里的孩子,杨赛琴咬着牙告诉自己:“一定要挺住,一定要撑下去,一定不能让这个家散了!”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她,丈夫倒下了,杨赛琴义无反顾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受伤后的前些年,易木生尚能拄着拐杖走动,但后来双腿还是渐渐失去知觉,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瘫痪,啥也干不了,十分痛苦。”那时的丈夫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为了让丈夫坚强起来,杨赛琴经常给他做思想工作,每天耐心地喂他吃饭,帮他洗脸、擦背、洗澡、排屎、排尿。长期的瘫痪造成了丈夫肌肉僵硬和萎缩,杨赛琴就自学按摩,用生姜或者将盐炒熟,一有空就陪着丈夫,帮他擦拭腿部,促进血液循环。

  当时杨赛琴哥哥和不少好心村民看到她的处境,十分心疼这个瘦弱的女人,有人劝她趁年轻早点离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但杨赛琴却说:“他们是我的家人,我这辈子再苦再累也不会放弃,我一定要尽到我的责任”。

  33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的坚守,12000多个日日夜夜,杨赛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当初的满头青丝已有不少白发的踪影,岁月的沧桑也早已爬上她的额头、眼角。

  不幸的是,前几年公公去世,二女儿也因直肠癌离她而去,婆婆还患上老年痴呆。接二连三的打击,杨赛琴都将内心的苦楚深深掩埋从不示人,只在深夜无人时一个人痛哭,感慨命运的捉弄和无常。

  “赛琴太不容易了,照顾瘫痪丈夫20多年,还要抚养3个小孩,想方设法打工求活,维持生计,没有过上一天安稳日子。她的命苦啊,可她从不抱怨,从未放弃,有心劲,有志气。”杨赛琴的默默付出,感动了周边村民,大家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说起最难的时候,杨赛琴说还是儿子刚出生的那段时间,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已经是家徒四壁,甚至连续几天揭不开锅,还是姐姐接济才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为了维持生计,1995年杨赛琴独自一人到浙江义乌打工做缝纫活。早上别人还没起床,她已经提前做了1个多小时活,晚上别人已经睡下,她还坚持再多做1个小时,每天起早贪黑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多赚点钱支撑家用。

  做衣服、端盘子、洗碗、搬瓷砖……出过汗流过血受过伤,苦活累活脏活什么都干过,浙江义乌、福建安海……都留下她外出打工、辛勤劳动的足迹。常年劳累的杨赛琴身体已渐不如前,在安海打工的时候,杨赛琴还得了急性阑尾炎,动了手术。2008年,杨赛琴回到鹰潭,现在她和老公及婆婆在鹰潭交通路租住,在老码头附近一家药店打工,月收入1400元左右。

  为切实帮扶困难群众,2007年6月,彭湾乡政府了解到杨赛琴家中情况后,主动为杨赛琴丈夫及婆婆两人办理低保。积极引导介绍杨赛琴外出务工,并支持她的儿子参军。为杨赛琴、易木生代缴新农合、新农保费用,办理合医报销。2015年初,通过精准识别,确定杨赛琴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杨赛琴大女儿早已出嫁,儿子是三亚南海舰队现役军人。

  杨赛琴对政府的关心帮助充满感恩,“乡里困难的人很多,政府不容易,我要自强自立,不能依赖政府。”简单的话语透着杨赛琴的朴实与坚强。

  33年来,杨赛琴含辛茹苦,一方面照顾丈夫不离不弃,侍奉公婆尽心尽责,抚养儿女倾尽心血;另一方面自力更生,辛勤劳动,想方设法打工求活,维持生计。杨赛琴不等不靠,始终靠自己的双手支撑起整个家。(作者:王重)


  来源:
相关新闻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上投稿 | 隐私声明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179、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 技术支持:新法治报社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

网信办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