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法治鹰潭网 >> 省内要闻

不忘初心开启新征程 感恩奋进共绘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回访纪实

2019年05月23日 08:40    编辑:余亚男    新闻热线:0701-6690511

  初夏的江西,井冈翠竹绿意盎然,于都河水清净波平。

  5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江西考察。

  这是时隔三年零三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江西,给予这片红土地心贴心的关怀,面对面的指导。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庆之年,在全党即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时刻,在江西人民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同步全面小康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考察指导,彰显了党的领袖对革命老区的赤子情怀、赤诚大爱,彰显了党中央推动革命老区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坚定决心,给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以亲切关怀、巨大鼓舞,为江西发展指明了前行方向、注入了澎湃动力,必将激励4600万赣鄱儿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开启新征程,感恩奋进共绘新画卷,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厚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江西贡献。

  近年来,潭头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村民们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稳定电,走上了平坦路。

  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

  五月的于都河,清澈,宁静。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85年前,红军战士手中有火种,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高唱战歌从这里出发,踏上了艰苦卓绝的伟大长征路。他们用赤诚照耀了中国革命的铁血征程,用信仰点亮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形如双帆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峨耸立。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纪念碑前,缓缓拾级而上,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向长征中牺牲的红军战士鞠躬致敬。花篮红色缎带上,“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大字熠熠生辉。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发出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的时代号召。他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纪念碑一侧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前,镌刻着“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几个大字。朴素的话语,生动体现了中央苏区军民鱼水情深,体现了苏区人民倾力支援红军长征的无我牺牲。长征前夕,八万六千多红军战士在于都休整、补充近半个月,于都人民无私奉献、倾其所有,拆下门板、锯下屋梁架渡桥,献出口粮、捐出银元作军需,一万六千于都青年迎着战火踏上征程,其中上万人牺牲在长征路上。

  来到纪念馆序厅,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8名红军后代与1名革命烈士遗孀。其中年龄最大的是99岁的段桂秀老人。她的丈夫王金长1932年参加红军,1934年在福建作战牺牲。

  看着总书记伸出温暖的手朝自己走来,74岁的张复信激动地迎了上去,双手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总书记好,我是一名红军后代。家里有8位烈士,母亲是当时苏区胜利县妇女部长。感谢总书记大老远来看我们,您真的很有心。”

  “家里8位烈士都是在长征途中牺牲的?现在家里日子过得怎么样?”总书记关切地询问,让张复信心里暖流涌动。

  与红军后代和烈士遗孀面对面交谈,总书记祝愿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总书记动情地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当年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凭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最后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

  “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变好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们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

  深沉温暖的话语,直击心灵。

  “总书记工作那么繁忙,今天还来看望我们,说明党和国家没有忘记革命烈士的后代,时刻牵挂着老区百姓。这对我们而言,是莫大的荣誉和鼓舞。”85岁的李灿美从未见过父亲,还在娘胎里,他的父亲便和村里其他17名青壮年,从晒谷场一同走向参军路,没有一人再回故乡。“父亲他们如果看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看到总书记、党中央对老区的深切关怀,该有多高兴啊!”

  走出纪念馆,闻讯而来的群众热情向总书记问好。来到群众中间,总书记同大家亲切握手,勉励大家:“现在我们正走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往开来再出发!”

  人群中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于都县文广新旅局局长谢芸华十分激动,她从总书记宽厚的手掌中感受到了力度和温度:“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倍感亲切、倍受鼓舞、倍增信心,激励老区人民继承革命遗志,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一代一代把先烈未竟的理想努力实现。”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江西,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这片浸染着无数革命烈士鲜血、开拓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红土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发轫之地,孕育了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承担为总书记讲解的任务,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讲解员钟敏内心欣喜而激动。

  “从序厅到二楼展厅,总书记对很多史料和实物都看得十分仔细和认真。”钟敏清楚地记得,看过老红军谢志坚的绣球草鞋、听完草鞋背后凄美的爱情故事后,总书记向她询问老红军后来的生活情况,言语间满是关切;看到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攻击统计表,总书记非常关注,详细了解。

  边走边看,驻足颔首,交流互动,看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听着平易近人的话语,钟敏整个讲解详尽而流畅。讲解结束后,她情不自禁地对总书记说道:“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总书记。我们赣南人民会永铭党恩,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总书记亲切地与钟敏道别:“你讲解得非常好,我也希望你继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这样的殷殷嘱托,贯穿了总书记整个江西之行。

  红军后代袁尚贵是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的首任团长。长征源合唱团,是由来自于都县70多个单位的150余名红军后人自发组成的一支业余合唱团,团员们讴歌长征、讴歌红军,从在本地放歌,到应邀至外地演出,影响力日增。

  在接受总书记会见、与总书记握手交谈时,袁尚贵向总书记报告了合唱团的新目标:“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要完成500场以上《长征组歌》义务巡演,向党致敬,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不懈奋斗。”

  总书记给予肯定,详细询问:“你们现在完成了多少?经费从哪里来?”

  袁尚贵回答说,我们已经演出325场。经费方面,县财政保障基本工作经费,另外,2015年度,合唱团“《长征组歌》传播巡演”被确定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团员们都是义务演出,个人没有收取任何报酬。

  在总书记的鼓励声中,袁尚贵感受到了动力和压力:“总书记问得越仔细,意味着他越关心、越关注,意味着我们的使命责任越大。我们一定要把500场巡演目标完成,一定要通过歌声把红色基因代代传递下去。”

  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门前的干部群众挥手道别,总书记踏上了前往下一个考察点的行程。

  和风轻拂,与纪念馆一路之隔的长征源小学响起了放学铃。孩子们陆续走出校门,走向摆放着花篮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人流中,五年级学生刘林杰激动地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刚刚与习爷爷握手的感受,身后留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县里的小红星讲解员,接受纪念馆的培训,在节假日为游客讲解长征历史。“习爷爷来了于都,我们讲解长征精神就更生动了。”

   “我们要把扶贫工作搞好,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以对革命老区的赤子情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大爱,始终关心眷恋着赣南、江西这片革命的红土地。

  2012年6月28日,在他的直接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赣南送来实实在在的好政策和真金白银的投入,推动赣南苏区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时期,为赣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年感恩奋进,七年旧貌换新颜。行走在赣南大地,看到苏区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感到欣慰。他深入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看望慰问红军烈士后代,详细了解苏区百姓生产生活和脱贫攻坚等情况。

  “总书记来我们屋里了,总书记想着我们。”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讲起当时的情景,仍然高兴得合不拢嘴,“总书记的到来,我们做梦都没想到。”

  “总书记拉着我的手一起走进家门,和我们聊天,好像是老熟人一样,很随和。”孙观发说起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总书记径直走进厨房,打开冰箱,见到里面有鱼、有肉、有排骨,还码着鸡蛋,问我们晚上准备弄什么菜,鱼准备烧还是焖。转进堂屋,总书记又一间屋子一间屋子挨着看,边看边问我家的情况。在卧室里,总书记看到床上已铺上凉席,笑着说:“是不是最近刚铺的?”“我在福建工作时,天热也是睡这种竹凉席。”

  与新中国同岁的孙观发,妻子患病去世后,欠下了几十万元债务。党和政府精准帮扶,将老孙和他孙子纳入低保,并动员其加入“一村一品”种养合作社。如今,孙观发已走出了贫困的阴霾,家里人均年收入超过一万元,2017年和村里94户贫困户一起实现了整体脱贫。

  “最让我感动的是,总书记还特意检查了我家厕所改造。他真懂农村、真关心农民。”孙观发说,总书记询问了化粪池无害化处理。“小厕所、大民情,没想到总书记这么接地气,还知道三格式厕所。”

  “习爷爷我在电视里看过,他嘱咐我们要好好读书。”孙观发10岁孙子和8岁孙女依然沉浸在兴奋中。他们的父亲孙国华在一旁补充说,总书记一进家门就看到堂屋一侧的墙壁上,贴满了两兄妹的各类奖状,他一张张细数着孩子们的荣誉,亲切地摸着孩子们的头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在堂屋,总书记招呼大家都坐下,同孙观发一家和当地镇、村干部围坐在一起聊生产生活,话脱贫攻坚。

  “家庭一年收入多少?”“儿子在哪务工?”“孙子上学交不交学费?”“液化气一个月用多少?一罐多少钱?”“厕所改造自己出多少钱?”总书记问得十分仔细。

  孙观发告诉总书记,自己享受了优抚政策,每个月有1100元。儿子在东莞打工,收入还过得去,今年涨了点,每个月有4000多元。儿媳妇则在镇上制衣厂扶贫车间上班,每个月也有2000多元。孙子和孙女上学都不用交学费,中午学校还有营养餐。

  “营养餐吃得好不好?”总书记转头问两个孩子,得到肯定答复后,满意地点点头。

  “2018年,我们家总收入有7.3万元。今年总收入估计能达10万元。”总书记听了孙观发的介绍,高兴地说:“这个收入不比机关干部低啊。”

  “现在,党的惠民政策非常多。看病有医保,建房、改厕有补贴,购买农机也有补贴。补贴太多了,用十个手指头都数不完。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孙国华朴实的话语,引来满屋的笑声。

  总书记接过话茬坚定地说:“只要跟着共产党走,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我们要把扶贫工作搞好,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铿锵的话语,引起大家强烈的共鸣。把“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信念融入血液的老区人民,油然而生的是奋斗的激情和奋进的豪迈。

   “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农村不比城市差”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江西努力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一场新雨过后,初夏的潭头村格外清新、绿意融融。5月20日16时40分许,几辆中巴车停在了村前小广场,车门打开,总书记健步走下来。这让潭头村党支部书记刘连云喜出望外。

  “没想到是总书记。”刘连云说起总书记刚刚来到村里的场景,仍激动不已。前两天,他接到通知,说有领导要来。刘连云说,他不知道是谁,得到的信息是检查村容村貌。

  “您好!”“总书记,您好!”总书记一下车就握住刘连云的手,亲切的话语,和蔼的笑容,让交谈没有距离感。刘连云一边陪着总书记往村里走,一边介绍潭头村里的基本情况。

  潭头村自明初建村至今已七百余年,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有近两千人参加红军。现有村民2899人,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为1.1%。

  走进村里,亭台轩榭、绿树成荫,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水泥路通往家家户户……总书记问:“这里是不是集体移民建的新村?”刘连云告诉总书记,这些房子都是在老宅基地上做起来的。总书记又问:“村里有没有统一规划?”刘连云说,有的,村里实施了危旧土坯房改造,还有建房补贴。对此,总书记连声称赞很好。

  村中心的池塘公园,以前是牛栏猪圈,村民路过时捂鼻而行。开展环境整治后,牛栏猪圈被拆掉了,代之的是绿树、草坪,还挖了一爿水塘,建立了游步道,成为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总书记饶有兴致地沿着池塘公园走了一圈,边走边看村容村貌,细问村里产业发展,热情地和村民们打招呼。

  “总书记说,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农村不比城市差。”梓山镇党委书记段建阳对总书记站在公园亭台边说的这句话印象特别深。

  是呀,能有这样的好局面,得益于赣南苏区振兴好政策,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得益于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

  过去,潭头村的穷远近闻名。“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近年来,乘苏区振兴东风,村里守住绿水青山,垒起金山银山,大力发展产业,着力改善环境,在山水之间逐梦“绿富美”,摇身变成生态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3000元。

  走一路,问一路,总书记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他说,我2008年来过赣南,这次来,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大家再加把劲,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悠悠古村,赤诚红村,听闻总书记的到来,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向大家挥手致意,握手道别。看到群众抱着小孩也来到现场,总书记亲切抚摸着孩子额头,深情祝福大家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

   “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的日子还会更好”

  在赣南希望的田野上,雨后春笋般建成的蔬菜大棚鳞次栉比,它们一头连着江西的优美生态,一头连着农民的全面小康。通过中欧蔬菜班列,赣南蔬菜驶向了“一带一路”的广阔蓝海。

  位于于都县323国道北侧的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内,丝瓜、辣椒、豆角等蔬菜长势喜人,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该产业园南区330号大棚时,棚内今夏第二茬丝瓜已经挂果。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了,正在劳作的乡亲们激动地围拢上来,争相和总书记握手问好。得知产业园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发展模式,让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总书记表示赞赏。

  “这种丝瓜是什么品种?”“产量怎么样?”“价格和市场行情如何?”……在大棚内,总书记边看边问,现场技术员杨龙明详细作答:“这种丝瓜叫白玉香,一年可种两季,全年亩产1.1万公斤,市场价为每公斤13元。”杨龙明说着,顺手摘下一个丝瓜,掰开给总书记看。

  “总书记说这个丝瓜肉很鲜嫩。”提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评价,杨龙明一脸自豪。“看着丝瓜架上的灌溉设备,总书记仔细询问价格、功能,十分在行,一看就是农业老把式。”

  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2016年,他在江西考察时指出,江西农业资源条件好,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家住于都县梓山镇排脑村的李金禄曾是贫困户,在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种植西瓜后,家庭年收入增加至8万元左右,实现了脱贫增收。在产业园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时,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总书记。

  “除了西瓜,我今年还打算种些丝瓜,去丝瓜棚学技术时,没想到竟然遇见了总书记。”兴奋之余,李金禄向总书记详细介绍了入产业园免息贷款5万元、免费提供20亩大棚等政府补贴情况。他连声感谢党、感谢党的好政策。

  总书记听完后说,共产党就是给人民群众造福的,党中央现在一门心思琢磨的,就是使我们的农民和广大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的日子还会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李金禄感到暖洋洋,也坚定了同在现场的施长国的信心。施长国是三年前应邀来于都投资蔬菜产业的,他在产业园内承包了1900多亩蔬菜大棚,其中30%给当地群众免费种植。

  “当时总书记问我农户种植的蔬菜如何销售,我告诉他,咱们这边引导农户统一种植,帮他们拓宽市场,一起销售。”施长国说,对于这种模式,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肯定。“总书记的认可对我来说是最大的鼓励,今后我将扎根江西,争取带动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考察完蔬菜种植,习近平总书记登车准备离开,车门即将关闭时,他向驾驶员示意先不要关门,转头和车外的大伙说,这里有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一定要打好这个品牌,让富硒农产品在市场上更加畅销。

  谆谆嘱托,殷殷期盼,让乡亲们充满了干劲。他们暗下决心,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咐化为奋斗的动力,把蔬菜种得更好,把牌子打得更响,把日子过得更好。

  夜幕徐徐降临,梓山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南区门口,劳作一天的村民们鱼贯而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交流着总书记到访的消息。在他们的身后,一株株萌芽的菜苗青翠欲滴,留下一片绿意盎然。

   “企业做得不错,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赣南青山叠翠间,蕴藏着宝贵的财富。这片红土地素有“稀土王国”“世界钨都”之美誉,是国内最大的稀土、钨产品加工基地。

  5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步入企业展厅,“成为世界稀土永磁行业领军企业”“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稀土钨稀有金属产业基地”,两行深蓝色的标语格外醒目。镝铁、合金片、LED荧光粉、稀土芯片电子材料……一件件科技含量十足的稀土稀有金属尖端材料,标示着这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总书记看产品、话技术、问销路,详细了解我国稀土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发技术、应用情况以及生产加工中采取的环境保护举措。

  “总书记十分关注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多次拿起产品认真端详。得知企业生产的高性能稀土永磁铁在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变频节能空调等多个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极高、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时,总书记十分高兴。”公司董事长蔡报贵负责情况介绍,感到欣喜而自豪。

  短短十几分钟的介绍交流,让蔡报贵记忆深刻:“总书记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命根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才能生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重要要求,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展板上的标语,生动诠释了赣州稀土矿山修复治理遵循的理念。从第一代池浸工艺、第二代堆浸工艺、第三代地浸工艺,再到目前正在研发的无氨绿色开采工艺,赣州稀土集团董事长谢志宏向总书记补充介绍了稀土矿山开采技术的改进过程,以及近年来赣州市稀土矿山修复取得的成效。

  听到随着工艺进步,矿山修复的水平不断提升时,总书记表示满意,他叮嘱大家:“要加强项目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沿着厂房走道,总书记仔细察看了企业智能化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只见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与工人们同时在作业平台紧张忙碌的,还有一组挥动着机械臂运转自如的机器人。

  总书记走近工人们,与他们亲切交谈:“烧结大概要多久?”“产品质量怎么样?”车间烧结班班长赖鑫波作答,磁钢一般烧结只要50个小时,产品合格率达到99%。

  “总书记非常亲民,他还询问我工作生活情况,每月收入多少,每天工作几个小时。”赖鑫波说,从总书记期许的眼神、肯定的话语中,感受到了满满的能量。自己一定会扎根岗位,静下心来,提升自己,烧结出更好的产品,为技术提升、企业壮大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参观结束时,总书记给大家加油鼓劲:“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企业做得不错,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做得更好。”听到温暖激励的话语,在场企业员工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大家响亮回答:“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磁钢,为企业争光、为祖国争光,不辜负总书记的殷殷希望。”

  总书记离开时,与欢送的企业员工一一握手道别。“就是在这个位置,总书记亲切地和我握了手。”生产车间包装工段检验班班长梁起禄,兴奋地拉着记者还原现场:当时总书记亲切地问我,“你是做什么工种的?”我报告总书记,“我是生产一线的”。总书记看了看我胸前闪闪发光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勉励我说:“劳动最光荣。”

  “总书记的言行中,透露出对我们一线产业工人的关心。我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劳动模范的先锋带头作用,努力争取更大的光荣,以实际工作成效回报总书记的关怀和鼓舞。”梁起禄说。

  ……

  一路谆谆教导,一路深情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的赤诚大爱,对老区人民的亲切关怀,深深浸润于江西的山山水水,铭记于赣鄱儿女心田,激励全省上下牢记殷殷嘱托,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不忘初心,感恩奋进,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奋力将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一步步变为更加美好的现实。(文/记者刘勇、魏星、张武明、万仁辉、邱辉强图/记者朱文标、梁振堂、丁海波)


  来源:江西日报
相关新闻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上投稿 | 隐私声明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联系电话:0791-86847179、86847386
备案号:赣ICP备15001586号 技术支持:新法治报社
法治江西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单位:新法制报社

网信办icon